2017年6月16日 星期五

[育兒]書摘~寶寶大腦活力手冊

(作者為發展分子生物學家,主要研究人腦發展及精神病症與基因的關係)

迷思:給在子宮中的胎兒聽莫札特音樂可以提高孩子未來的數學分數
真相:你的寶寶只會在出生後記得莫札特的音樂;假如你要他數學考的好,最重要的事在他小時候教好衝動控制。


迷思:給你的嬰兒聽語言學習光碟可以提升他的語言能力
真相:你跟幼兒說話時用的字數和不同的詞彙越多,越能增加孩子的語言能力和他的智商,但是話語必須來自你,一個活生生的、真正的大人才行。

迷思:孩子需要三歲就開始學外文,房間中堆滿對大腦友善的玩具,書架上擺滿教育光碟
真相:促進寶寶大腦發育最有效的技術,可能是一個空箱子、一盒蠟筆和兩個小時,最糟糕的恐怕是平板電視。

迷思:不停地告訴孩子他很聰明會提升他的自信
真相:他們會變得比較不願意去做有挑戰性的工作(你的孩子會把成績不好看成失敗,把成功看成禮物而不是努力可以得來的成果/他會很關心自己聰不聰明,而不是在乎有沒有學到東西/他會更不願意找出失敗的原因,更不願意努力);假如你要孩子進入好大學,稱讚他很努力,而不要稱讚他很聰明。

迷思:孩子會找到他自己的快樂
真相:快樂最好的預測指數是交到好朋友。要有一個社交上成功的孩子,必須要有情緒調節(體貼、仁慈、敏感、外向、願意配合、願意原諒別人的人)及同理心(看到別人的需求、感受到別人的痛苦)的能力。

懷孕階段

根據我們對懷孕初期子宮中發育的了解,我給父母的忠告是:胎兒希望你不要打擾他。一些演化學家認為,這就是為什麼人類的懷孕會害喜,害喜而來的疲倦使得婦女部會去做危害胎兒安全的活動,研究者也相信,害喜可能使嬰兒聰明,因為使母親嘔吐的賀爾蒙同時也是神經的營養素。不管是什麼理由,胎兒是想盡辦法使你不要干擾他。懷孕初期就吃維他命B群的人,孩子神經管有缺失的機率降低了76%,這是第一件你可以幫助孩子大腦發展的事。

四件已經證明可以幫助胎兒大腦的事

  1. 體重增加到剛剛好: 腦的大小可以預測20%左右的智商分數,腦的容量跟出生時的體重有關。從第四個月起到出生,胎兒對你吃的食物種類和分量特別敏感,母親懷孕時營養不良,會使胎兒的神經元數量減少,語言的發展比較慢,IQ比較低,一般來說運動能力也差。胎兒IQ隨著體重上升,但以3.6公斤為限。假如你的BMI低於18.5,那你需要增加12~18公斤,才能使寶寶大腦發育的好。
  2. 吃正正好的食物:多吃蔬菜跟水果,飲食均衡,紅肉是最好的鐵質來源,大腦的發展需要鐵,神經元需要葉酸(受精時)和Omega-3(魚類)。
  3. 避免太多的壓力:母親的壓力對胎兒的發育有嚴重的影響,尤其是最敏感的懷孕後期,孩子受到的傷害最大。你的孩子會比較易哭易怒,不容易撫慰,智商會降低,抑制寶寶未來的運動技能、注意力狀態及集中注意的能力。
  4. 恰到好處的運動:有運動的產婦分娩容易些,他們的嬰兒比較不會經驗到大腦缺氧,且運動可以減輕壓力,有氧運動幫助胎兒大腦發育。但運動太激烈寶寶會過熱,阻止血液流向子宮,限制了胎兒的氧氣,所以應避免劇烈運動,游泳是最好的運動。
關係--快樂的婚姻,快樂的寶寶

尋找安全感是嬰兒的第一優先。嬰兒跟照顧他的人建立依附關係,父母吵架會使嬰兒產生壓力,我們觀察離婚家庭的孩子,吸毒的機率高出25%,也較易未婚生子、自己的離婚機率比別人高兩倍,學業成績也低。研究發現,父母在孩子面前吵架後,要在孩子面前和好,會給孩子一個榜樣,讓他知道怎麼公平的吵架以及和好。

聰明寶寶

孩子的智慧有一部分是你使不上力的,基因上的成分大約佔50%。智慧有很多成分,包括探索的慾望(孩子都有很強的求知慾,是天生的科學家,但在成長的過程中社會系統並不鼓勵探索)、自我控制(孩子的執行能力,對衝動的控制力)、創造力和溝通能力。

父母能給孩子發展土壤中的肥料:

  1. 哺乳一年:全世界的研究都發現母乳使寶寶更聰明,喝母乳的寶寶比喝牛奶的在認知測驗上高了八分,這個效益一直到斷奶十年都還可以看到。為什麼?因為母乳中有大腦發育需要的東西是人工做不出來的。
  2. 對你的寶寶說很多話:父母跟孩子講話的頻率越高,孩子的語言能力越強,即使在一生下來的時候就跟他說話都會造成影響。同時父母給孩子的正回饋也很重要,你可以透過互動增加孩子的語言能力, 像是看著寶寶、模仿他發出來的聲音、笑和臉部表情,每次他要說話都給他極大的注意力去鼓勵他。"描述你所看到的每一件事",像是今天天氣很好,說話方式要速度慢、音調高、咬字清楚、母音拉長。
  3. 創造一間遊戲室:每間遊戲室都應該有下列配備--很多的選擇,有畫圖的地方,發出聲音的樂器,有戲服、積木、圖畫書、軟管和工具,讓孩子自由的探索來滿足他的想像力,就像電影"巧克力工廠"一樣。自由遊戲對孩子神經的發展非常重要,裝著閃卡的紙箱對孩子大腦的發育可能比閃卡更有益。
  4. 讚美努力,不要讚美聰明:稱讚孩子好聰明是有毒的,孩子會發現任何不需要努力就得來的成就,是他天資優秀的結果,而不是努力的成果。因為他不知道為什麼他會成功,所以他就不知道失敗時該怎麼做。當被稱讚努力的孩子失敗時,他們會更加努力來獲得你的稱讚。
  5. 請注意檢視你自己的行為:孩子從觀察中學習,他們會去模仿,不論你要不要。經常去做你喜歡孩子做的行為,把你不想要的行為消滅。
  6. 換上數位時間:電玩遊戲在限定條件之下才可以讓孩子玩,讓孩子可以"買"電玩遊戲時間,像是讀一本書可以換若干電玩時間,周末做完作業後就可以去玩。
快樂寶寶

  1. 父母對幼兒強烈情緒的反應是他長大後能不能成為一個快樂的人的重要因素:追蹤孩子的情緒,持續注意孩子的情緒需求,不批判孩子的情緒或忽略他(否認情緒的存在只會讓情緒更糟),告訴孩子你知道他的感覺並且表示同情,這就是同理心。同理心能夠安定神經,是短期內唯一可以化解強烈情緒的行為,而且可以減少以後發作的頻率。
  2. 溫和但堅持的教養方式:要求孩子守規矩,但是也非常在乎孩子的心情,是最好的教養方式。解釋為何定這些規矩,鼓勵孩子說出對規矩的反應和感想;鼓勵孩子獨立,但要求孩子遵守家庭的規矩。這種父母跟他們的孩子都有很好的溝通技巧。
  3. 把情緒用語言說出來:學習把感覺說出來有強大的安撫神經效用。孩子語言和非語言的系統還沒有連接的很好,這表示孩子會在他們知道這些反應是什麼前,先經驗到這些情緒反應的生理特質,所以生氣的情緒會嚇到孩子自己(使脾氣變得更大)。協助孩子標籤情緒提供了這兩個神經系統的橋樑,孩子會越早自我安慰、自我冷靜。
  4. 從別人的觀點來看事情,跟孩子養成同理心的反射
  5. 練習把感覺化為語言:當你經驗到一種感覺時,很簡單的把你的感覺大聲說出來,使你更能掌控自己的情緒生活,同事也為孩子樹立榜樣。假如周圍的人都能說出他的情緒,孩子也會把他們的情緒表達出來,這等到他們青春期的時候可是珍貴的很!
  6. 存上十年的音樂課程:樂器、歌唱,讓音樂成為孩子經驗中的一部分。長期暴露在音樂中或大大增進孩子對其他人的情緒知覺,可以建立和維持友誼的能力。
  7. 引導孩子走向年薪五萬美元的生涯:研究發現,年薪六位數或七位數的人並沒有比賺五位數的人快樂到哪裡去,那個臨界點是五萬美元,就2010年的貨幣價值而言。

養成道德寶寶

  1. 清楚、一致性的規則與獎勵:你的規則必須清楚且合理,每一次孩子遵守規則,你就要誇獎他,也同時獎勵壞行為的不出現。孩子會對懲罰做反應,但他們更會對稱讚做反應。當父母把合理且清楚的規則講給孩子聽,並獎勵好的行為,孩子到四五歲時,就已經把這些品德的建構內化了。
  2. 快速的懲罰:最有效的懲罰方式是用實作來懲罰(如:孩子不穿鞋,就讓他光腳走到雪地),或是用拿走來懲罰(如:你的孩子打妹妹,就不准他去參加別人的生日派對)。懲罰一定要堅定,而且要有一致性(每次摸熱爐子都會被燙到),每次違反規則就會得到懲罰,如果你允許例外行為,那這行為就很難戒掉了。懲罰必須很快,懲罰和錯誤行為的時間間隔越短越有效。但,懲罰必須在孩子覺得安全下才有效,要讓孩子知道"父母是關心我才會在乎我的行為",假如孩子覺得不安全,那前面的要素都沒用甚至有害。
  3. 解釋規則:作出清楚的命令時多加一句解釋,像是"不准摸那隻狗,不然你會被禁足。那隻狗脾氣不好,我不希望你被狗咬"。當你給孩子一些認知上的解釋時,孩子聽你話的比例就大大上升。許多有成熟道德態度的孩子,他們的父母都是這樣教的。
  4. 孩子最喜歡的管教方式是歸納的方式加上偶爾顯示父母的權威:父母的規則出自為孩子好,對理由有一致性的解釋,孩子認為是合理且公平的,那孩子會遵循它。嚴格但溫暖,在統計上最容易得到聰明快樂的孩子,也是最有品德的孩子。

3 則留言:

  1. 比朋友家人晚生真的不錯
    好多資源可以用~~
    你小孩一定會被你養的快樂,聰明,健康~

    回覆刪除
  2. (網路摘錄)
    在我以前的教學經驗中,我有發現一個天才的共通點。我在教幼稚園小朋友的時候,有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在某些班級裡面,在我很努力上課的時候,總會有1個小朋友完全不理我,不管我做出什麼動作,帶動唱、說故事和玩遊戲,他都不理我,只有眼角餘光偶爾會瞄到我一下。只有最後我在發糖果的時候,他會跑過來。這時候,我都會想說,你糗了!我要發糖果都會考試,考我今天教過的課程,他都不理我,他一定不會,你別想拿到我糖果。但結果都是我糗了。這個天才不管我問什麼他都答得出來,而且都是正確答案,換我傻眼了?怎麼會這樣?還不只碰到一個喔,好幾個。我很想知道這個原因,這些天才到底是怎麼教育出來的?於是我看到他們的父母親,都會跑去跟他們聊天,結果我發現了他們得一個共通點~他們的父母親,其中一定有一位,每天都會陪他們的小孩念書。另外一個就是,他們一定都有學習音樂相關的樂器或常聽交響樂。

    天才的共同點:

    1.父母親其中一位,每天陪讀

    2.一定有學習音樂相關的樂器或常聽交響樂

    你問我為什麼?我的猜測是,小朋友有父母親一起陪讀,他們比較願意念。至於音樂方面,應該是音樂掌握右腦,主管長期記憶;而學習大多跟左腦邏輯性有關,所以左右腦平衡,學習狀態較佳。

    回覆刪除